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新闻 (记者 雷妍)日前,中国残联宣布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已抵达97.1%。取得这一成绩,与一款基因检测芯片的降生密不可分。而这款芯片的研发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被誉为中国生物芯片“第一人”。做“第一人”是什么滋味?生物芯片能给jbo竞博生涯带来哪些改变?央广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程京在北京昌平的办公室。
生物芯片:方寸空间处置惩罚大宗生命信息
随着芯片手艺在生涯领域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许多人都有所耳闻。但它究竟是什么、又会给jbo竞博生涯带来什么转变?
程京先容,生物芯片就像一个微型实验室,犹如信息时代的电子芯片。生物芯片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并行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等特征,能在方寸空间处置惩罚大宗与生命相关的信息。这样,原本需要在专业实验室中才华完成的样本制备、反应和检测等整个检测历程在一张拇指巨细的生物芯片上即可快速完成,大大提高了研究和事情效率。
近些年,生物芯片手艺已经普遍应用到康健评估、临床诊断、个体化诊疗、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分子育种、食物清静、司法判断等众多领域,一大批针对出生缺陷防控、临床诊断、晚年慢病治理等的生物芯片产品和效劳已经为国家和黎民带来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谓的第一都有时限性,已往了就已往了
作为一种前沿手艺,生物芯片受到各界普遍关注。然而,在1999年,我国生物芯片照旧“一穷二白”的状态。昔时,程京带着自己的梦想,作为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妄想”第一人回国,向导研制了多种生物芯片,主持建设了海内急需的疾病预防、诊断和预后分子分型芯片手艺系统。
2001年10月,由他主持的全球第一枚电磁生物芯片研发乐成;
2004年6月,由他主持研制的专门用于微阵列生物芯片检测的激光共焦扫描仪出口到美国、韩国,成为我国首台出口到外洋的高细密生物仪器;
2009年,程京向导团队乐成研发出全球首款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让中国成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国;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程京向导团队仅用一周时间,就乐成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可在1.5小时同时检测多种病毒(含新冠病毒)的“呼吸道多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实现了对新冠患者的精准诊断、有用分流;为抗击新冠疫情,他向导团队快速研发出全球第一个无空距离离要求的车载式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可实现多种需求场景下的快速检测,45分钟即可完玉成程实验,最快35分钟报告阳性效果……
20余年时间,程京向导生物芯片手艺团队已创立了多个天下第一。其自主研发的生物芯片及其配套试剂、仪器,普遍应用于遗传病、肿瘤、个体化用药、熏染性疾病、生化多指标检测、大康健治理等领域,已经实现了我国生物芯片“惠及天下”的跨越。
面临众多的“第一”,程京只是淡淡地说:“所谓的第一都有时限性,已往了就已往了,总会有新的第一出来。”
无论“东方”“西方”,知识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名贵遗产,在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施展着主要作用。可是中医药的理论系统和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学截然差别。
中医从实质上说是实践医学,更看重最终效果;现代医学则是实验医学,不但重视效果,更看重历程及原理的理论诠释。程京体现,“知识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它们可以是各有千秋、各有所长,我们取长补短,最终能够圆满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效果。”
正是在这种思绪下,分子本草手艺应运而生。
程京向导团队,“通过现代科学要领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用西医听得懂的科学语言来解读和评价中医药。”团结现代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首次构建了国际上超大规模的中药分子功效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和AI组方系统,通过设定切合现代医学系统的评价指标,对古板中医药处方举行客观的评价打分,并在立异药物开发方面展现出了重大的潜力。从经典理论和履历用药入手,分子本草手艺开发了针对国际医疗难题——慢性心力衰竭的立异药物,并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举行的前期临床视察中体现出令人欣喜的效果,在改善气短、喘憋、乏力、水肿等典范症状上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该药物现在正在举行多中心临床研究。无论从效果,照旧评价系统,分子本草手艺都更易被“西医头脑”所接受,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立异生长,以及国际化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新思绪和新战略。